2021年中考
《道德与法治》主干核心知识
学习清单
七年级上册
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
主干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怎样正确认识学习?(了解即可)
①学习是我们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。②学习不局限在学校,可从一切经历中学习。
③学习需要自觉、主动的态度。④学习伴随我们成长,没有终点。
2.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?或:学习对人的一生有什么重要影响?
学习点亮生命。
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,使生活更更充实。
②学习激发我们前进,为幸福生活奠基。
3.怎样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?或:怎样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?
①学习中有快乐。收获学习成果时,我们会感到愉悦。
②学习中也有辛苦。学习过程需要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。
4.怎样学会学习?或:学习有什么“秘籍”?
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兴趣。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。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。
6.为什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?或: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?
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。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。
7.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和途径认识自己?或:我们怎样认识自己?或:说说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容和途径。
⑴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(内容):生理、心理、社会等方面。
⑵从多条途径认识自己(途径):①自我评价。②他人评价。
8.怎样做更好的自己?或:怎样使自己飞得更高?
①扬长避短。②主动改正缺点。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。
七上第一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进入初中,朋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发生什么变化?(了解即可)
①伙伴、同学、朋友,越来越重要。②对友谊的渴望,让我们相互靠近。
2.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交友发生哪些变化?(了解即可)
①可能性一:交往范围扩大了,交往内容更丰富了;
②可能性二: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,但交往更加深入。
3.友谊的力量体现在哪里?或:朋友和友谊有什么重要作用?或:友谊有什么重要意义?
①朋友对一个人影响很大。②朋友见证了成长历程。
③朋友丰富了生活经验。④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美好。
4.友谊具有哪些特质?
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。②友谊是平等的、双向的。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。
5.正确对待友谊需要澄清哪些问题?或:交友过程中需要澄清对友谊认识的哪些误区?
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。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,关键是态度。
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。④友谊会带来快乐和烦恼。
6.怎样建立友谊?或:建立友谊的方法是什么?或:建立友谊的要求是什么?
①开放自己。②持续行动。
7.怎样呵护友谊?或:呵护友谊的要求是什么?
①用心关怀对方。②尊重对方。③正确处理冲突。④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。
8.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?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、平等、自主等特点。
9.网络对人际交往产生什么积极影响?
①网上交友开辟人际交往新通道,拓展朋友圈;②网上交往可以满足一些心理需要。
10.网络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?
①网络有时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。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。
11.如何慎重结交网友?或:网上交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①理性辨别,慎重选择。②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。
③化网上朋友为现实朋友需慎重。④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。
12.网上交友,如何自我保护?
①对陌生人的邀请,不轻易接受。②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。③遇到问题,要学会求助。
七上第二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工作?或:教师的工作具有什么特点?(了解即可)
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。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。
2.我们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?(了解即可)
①承认差异,接纳不同。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,都应尊重。
3.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?
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、相互促进、共同成长的过程。
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,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。
4.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?
①主动参与、勤学好问。②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。
5.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? 要不骄不躁,继续努力。
6.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?
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,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。
7.什么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?或:怎样做到教学相长?
①学生乐于学习,老师寓教于乐;②师生彼此尊重、相互关心、携手共进。
8.什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? 彼此尊重,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。
9.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?
①彼此尊重。②平等相待。③相互关心。
10.什么是家庭?说说“家庭”的含义。
家庭是由婚姻关系、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。
11.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?
或:怎样理解“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”?或:为什么说“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”?
①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。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。
12.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“家”是什么样子的?或:说说中国文化中“家”的内涵。
①家是生活共同体;②家是避风港;③“孝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。
13.为什么要孝敬父母?或:为什么要弘扬“孝”道?
①精神上:“孝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。
②道德上: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
③法律上: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。
14.我们怎样孝敬父母?
①从现在开始,用行动表达。②学会尊敬、倾听、感恩。
15.我们怎样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?(了解即可)
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家庭中的亲情之爱。
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,且形式多样,但无法否认亲情的存在。
③只要用心感悟,即使家庭结构发生改变,亲情依然存在。
16.我们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?或:说说亲子爱的碰撞发生的原因。
①我们与父母在心智、学识、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;
②对问题的理解、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。
17.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危害?
①伤害亲子感情;②影响家庭和睦。
18.什么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? 相互沟通的技巧与应对冲突的智慧。
19.怎样学会有效沟通?
①不伤害父母感情,不影响亲子关系。②接纳父母,理解父母。
③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。④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表达。
20.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?或:现代家庭具有什么特点?(了解即可)
①结构、规模、观念等都发生变化。②交流、沟通方式发生变化。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、民主。
21.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是什么?
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。
22.我们应怎样正确化解爱的冲突?或:怎样共创和谐家庭?
①多与父母交流沟通。②多理解、接纳体谅父母。③掌握化解冲突的方法。④用行动孝敬父母。
23.开展“最美孝心少年”公益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?
①有利于弘扬孝亲敬长的中华传统美德;
②有利于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
③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,建设和谐社会。
七上第三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生命有什么特点?或:生命有什么特性?
①生命来之不易。②生命是独特的。③生命是不可逆的。④生命也是短暂的。
2.什么是生命的接续?(了解即可)
或:怎样理解“生命有接续”?或:对我们而言,生命接续的内涵是什么?
①生命包括身体的生命、社会关系中的生命、精神信念上的生命;
②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,在精神上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。
3.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?(了解即可)
①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。
②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。
③使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。
4.为什么要敬畏生命?或:为什么要珍爱生命?或:怎样理解“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”?
①生命来之不易,生命是脆弱的。
②生命是坚强的、崇高的、神圣的。
③生命是宝贵的,生命价值高于一切。
5.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?或:怎样做到生命中的休戚与共?
①珍惜自己的生命,关怀他人的生命。
②不漠视生命,谨慎对待生命。
③尊重、关注、关怀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6.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?
①珍惜自己的身体。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③学会自我保护。
7.青少年怎样学会自我保护?
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②掌握自救自护方法,提高安全防范能力。
8.怎样养护我们的精神?
①守住自己的心灵,不过度物质追求、物质攀比。
②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。
9.挫折和逆境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?
(1)消极影响:会产生负面情绪感受,容易消沉。
(2)积极影响: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,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。
10.如何正确认识挫折?
①生活难免有挫折,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。
②挫折具有两重性,关键是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。
③面对挫折,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,正确对待挫折。
11.面对挫折,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?或:怎样(面对)战胜挫折?
①培养勇气和坚强的意志。②掌握方法,不懈努力。③寻求帮助,获得支持和鼓励。
12.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?或:什么样人生才是有意义的?
①(追求自我价值)活出自己的人生,实现自我价值。
②(对他人有价值)当别人需要帮助时,自觉承担责任。
③(创造社会价值)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。
④(创造生命价值)在自己生活经历的点滴中建构,需要自己的发现和创造。
13.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?
①探索生命的意义,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。②生命是独特的,生命意义是具体的。
14.正确认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。
①创造和贡献。生命虽然平凡,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。
②用认真、勤劳、善良、坚持、责任、勇敢为平凡的生命增添不平凡的价值;
③将个体生命和他人、集体、民族、国家甚至人类命运联系起来,让平凡的生命闪耀伟大。
15.怎样创造出生命的精彩?或: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?或:怎样使平凡的生命有意义?
①为生活努力,不懈怠、不放弃。
②为家庭和社会贡献力量。
③将个人生命与民族、国家、人类命运联系起来。
16.怎样正确对待生命?
①敬畏生命,坚持生命至上;②守护生命,爱护身体,养护精神;③探索生命意义,创造生命精彩。
七上第四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七年级下册
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我们应如何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?或: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,我们应该怎么办?(了解即可)
①正视变化,欣然接受。②既要追求外在美,也要追求内在美。
2.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?
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正常的,既带来烦恼,也提供成长契机。
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,我们才能健康成长。
3.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?
①多参加集体活动。②求助他人。③转移注意力,自我调节。
4.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,我们应怎样做?或:怎样应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?
①学会独立思考;②培养批判精神;③开发创造潜能。
5.独立思考的要求是什么?
①不一味追求独特;②不人云亦云,有自己独到的见解;③接纳他人合理、正确的意见。
6.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哪些方面?
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;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;
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“不”;④敢于向权威挑战。
7.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意义和作用?或:青少年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?
①有助于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②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,改进现状。
8.我们怎样培养批判精神?
①勇于质疑,提出合理化建议;②批判时要考虑他人感受,更利于解决问题。
9.为什么要实践和创造?或:为什么创造离不开实践?或:说说创造与生活、实践的关系。
①一切成就和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;
②创造离不开实践,实践是创造的源泉;
③实践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。
10.怎样开发创造潜力?或:怎样培养创造能力?
①敢于打破常规,追求创新。②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。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。
11.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?(了解即可) ①性格特征;②兴趣爱好;③思维方式等。
12.男生女生为什么要欣赏对方的性别优势?或:男女生学会欣赏对方优势有什么意义?(了解即可)
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。
13.怎样正确对待异性的不同性别优势?(了解即可)
①正确认识自己与对方的优势和不足,取长补短;②相互理解,相互帮助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。
14.与异性正常交往(相处)的作用、意义、影响有哪些?或: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(相处)?(了解即可)
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、情感特征。②有助于学习对方优秀品质,实现优势互补。
15.怎样与异性正常交往?或:男女同学之间交往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?(了解即可)
内心坦荡、言谈得当、举止得体。
16.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青春期与异性的情感?(了解即可)
(注:第③点回答“怎样正确处理与异性的情感?”)
①相遇青春,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。
②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,并不是真正的爱情。
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,我们应该慎重对待,理智处理。
17.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?或:自信的作用、意义有哪些?
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、信心和希望。②自信激发潜能与活力。
18.自强的重要内容是什么?
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,战胜自己、超越自己。
19.青春期我们为什么要自强?或:自强的作用、意义有哪些?
或:培养自强品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?
①自强让我们更自信。②自强让青春更奋进。
20.怎样培养自强品质?
①磨砺坚强意志;②培养进取精神;④能够持久坚持。
21.怎样做到“行己有耻”?
①有知耻之心,不断提高辨别“耻”的能力。
②树立底线意识,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。
③磨砺意志,拒绝不良诱惑,不断增强自控力。
22.怎样做到“止于至善”?
①有格调,有追求。②从点滴小事做起。③学习生活中的榜样。④善于反思,端正行为。
七下第一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人的情绪有哪些类型?
①基本情绪:喜、怒、哀、惧。
②复杂情绪:害羞、焦虑、厌恶和内疚等。
2.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?
⑴个人因素:①生理周期;②对某事的预期等。
⑵社会环境:③周围舆论氛围;④自然环境;⑤周围情况;等。
3.情绪的作用有哪些?或:情绪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?
⑴积极作用:情绪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、努力向上。
⑵消极作用:情绪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,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。
4.青春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?(了解即可)
①反应强烈。②波动与固执。③细腻性。④闭锁性。⑤表现性。
5.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?或:为什么要学会用恰当方式表达情绪?
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。
②事关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。
6.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?或: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有什么重要意义?
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。
②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。
③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。
7.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?或:怎样合理调节情绪?
①改变认知评价;②转移注意;③合理宣泄;④放松训练等。
8.情感的种类主要有哪些?(了解即可)
①基础性情感:如安全感。②高级情感:如道德感。
③正面的体验:爱的情感。④负面的体验:如恐惧感。
⑤两方混杂的体验:如敬畏感。
9.情感具有什么作用?
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;
②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,驱使我们行动;
③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,探索求知。
10.美好情感有什么作用?
①让我们身心愉悦。②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。
11.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有哪些?
①阅读;②与人交往;③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;等。
12.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重要意义?
①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。
②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。
③让世界多一份美好。
13.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?
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。
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生命正能量。
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。
七下第二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集体的温暖体现在哪些方面?
①集体生活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。
②能让我们获得安全感、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。
2.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?
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。
3.为什么个人离不开集体的力量?
①个人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。
②个人力量通过优化组合可产生强大合力。
4.为什么说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?(作用、影响、意义)
①集体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;
②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;
③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,扩大视野,健康成长。
5.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?
①集体有利于我们涵养品格;②集体有利于我们发展个性。
6.集体生活对我们涵养品格有什么意义?或:集体生活中为什么可以涵养品格?
①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。②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。
7.集体生活对我们发展个性有什么意义?或:集体生活与个性发展有什么关系?
①在集体生活中,我们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,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。
②在集体生活中,我们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,学习他人的优点,完善个性。
③在集体生活中,我们积极参与共同活动,把握机遇,自主发展,丰富个性。
8.集体规则有什么作用?
①集体规则能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。②集体规则能保障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。
9.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?
①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。
③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。④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。
10.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?或:说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。
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。
11.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?
①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,坚持集体主义。②保护个人正当利益,反对极端个人主义。
12.如何认识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?
①小群体节奏融入集体生活旋律时,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。
②小群体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时,就会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冲突。
13.如何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?
明辨是非,坚持正确行为,坚持集体主义,反对小团体主义。
14.美好集体有哪些特点(表现)?或:美好集体的理想样态是什么?
①有共同的愿景。
②有良好的氛围:民主公正;充满关怀与友爱;善于合作;充满活力。
15.如何共建集体?
①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。②各尽其能,发挥所长。③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。
七下第三单元主干核心知识思维导图
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
主干核心知识储备
1.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?
①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,用以规范和调整生活。
②法律就在我们身边,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,相伴一生。
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,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2.为什么要法治?(重要性、作用)
或:为什么要依法办事?或:为什么要厉行法治?或: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?
(注:此题答案同P49.第14题)
⑴国家角度: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;
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。
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。
⑵公民角度:④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,使人们安全、有尊严地生活。
3.什么是法律?
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。
4.法律具有什么特征?或: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是什么?
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。(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)
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。(法律的最主要特征)
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。
5.说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。
①在法治社会里,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,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。
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,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;
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、功劳大小,只要触犯国家法律,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6.法律具有什么作用?
①规范作用: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,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。
②保护作用: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,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。
7.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?
①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,自我保护能力弱,容易受不法侵害。
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。
③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,已成为人类共识。
8.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?
⑴专门法律:未成年人保护法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。
⑵其他法律:宪法和民法典、义务教育法等。
9.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是有哪些?
①家庭保护;②学校保护;③社会保护;
④司法保护;⑤政府保护;⑥网络保护。
10.怎样学会依法办事?或:怎样树立法治意识?
(注:此题答案同P25.第19题。所有与法治有关的青少年表态的题目都可答这一题。)
①提高道德素养,防微杜渐,杜绝不良行为。
②树立法律意识,学法守法用法,崇尚法律。
③正确行使权利,自觉履行义务。
④弘扬法治精神,共同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。